說起這個橋的名字,00后應該不是很清楚了!因為,00后出生時,它已經拆了。在我的記憶中,這座橋大約是在1973年左右建成的!揪唧w時間真記不清了】 od>DSn3
T
因為,在建橋的過程中,我和哥哥曾經從上面爬過去一次,被建橋工人狠狠的罵了半天的娘,就被趕了下去。記得建造團結橋的原因好像是三尖嘴的雙橋由于開挖城中河被拆掉后,造成了原本可以通過雙橋的兩岸居民,只能通過三十畝,礱坊場,酒廠,竹墅里,礦機廠,工農橋,窯貨行,楊橋頭,再到碼頭街,或者去西后街等等地方,太不方便了! `Rj<qz^7
記得小時候如果要去城中心,要么走雙橋,要么就是坐擺渡船到碼頭街。因為,團結橋一邊就在酒廠附近,一邊是在碼頭街原來擺渡船的位置。說到擺渡船,我又想起來了,依稀記得負責擺渡的是一位老奶奶,具體啥模樣真是記不得了。只記得這位老奶奶對我們這些小朋友很客氣,如果沒有錢,她也會把我們送到對岸的。 RMB?H)p+
那時候的團結橋,只能通過行人或自行車。因為,橋的兩邊沒有坡道可以通過車輛。它只是由一些臺階組成的。說實話,把自行車推過去,也是很吃力的。 Xu#\CYk
每到夏天暑假時期,我們一些小朋友,都會晃著膀子,或從水邊碼頭,或從橋上跳下去,再從水里抓住路過的船只,一路北上或南下。北可以到泓口,南可以到夏橋米廠,最遠的可以一路扒到化工廠附近。 SsjO1F
相信曾經住在城中河邊的居民一定都會記得,每到夏天,河里都會游著一群群的人。說實話,在那個年代,唯一能夠避暑的方式就是到河里泡著。不像現在,有空調,有風扇的。家里能有幾把手動蒲扇納涼就不錯了! TX{
DZ#
說到納涼,就想起父母每到悶熱的夏季,會用井水冰著西瓜,讓我們在睡覺前能夠涼爽一下,然后,他們會用蒲扇把我們兄弟幾個扇睡著后,他們再休息。 fys@%PZq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些曾經的歲月再也無法回頭。唯一能夠回頭的,只有腦子里一些深刻的記憶! hCO*gtA)M
不知道有多少曾經住在碼頭街或壟坊場的人能夠看到我說的這些。如果你們也能回憶起一些點點滴滴,就在貼內回復,讓我們一起回憶兒時的模樣和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