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詐工作的不斷深入
群眾的反詐意識有所提升
“國家反詐中心”APP也被大家熟知
近日,有不法分子竟然
冒充各地反詐中心
工作人員[backcolor=transparent]實施詐騙
此類詐騙我市多發
一起來看案例
案例回顧
案例一
4月24日,溧陽市民李某報警稱,其當天在網上加了一自稱為“反詐專員”的QQ,后對方讓其在網上貸款后轉賬,其分兩筆轉賬共計15萬余元,后發現被騙。
案例二
4月13日,武進市民張某報警稱,其在家中接到電話,對方自稱公安局反詐專員,稱事主涉嫌案件,需要轉賬至安全賬戶,其多次轉賬,共計28萬余元,后發現被騙。
案例三
4月3日,鐘樓市民陳某報警稱,其在家中接到電話,對方自稱上海公安局反詐民警,也是反詐專員,對方要求其將銀行卡上資金轉賬至指定安全賬戶,其通過銀行卡轉賬80萬元,后發現被騙。
案件特點
作案對象:防范意識薄弱的群體。
作案時間:全天作案、不固定。
作案手段:不法分子通過黑產利益鏈收集或買入大量個人信息,精準撥打電話或發送詐騙短信,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護照編碼等個人隱私信息,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后,謊稱自己是反詐專員,要求受害人向指定安全賬戶轉賬,進而實施詐騙。
作案嫌疑人:多為團伙作案,分工明確,熟知網絡科技。
警方提醒
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后,需實名注冊并開啟來電、短信預警功能。當前詐騙團伙都已公司化運作,騙子話術極其專業,時刻掌握推進節奏,配合屏幕共享APP,仿冒網站等各種條件,讓人防不勝防。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甄別,無法確定時,請及時撥打110或至公安機關問詢。